梵蒂冈 - 教宗方济各告诫宗座传教善会:殉道中蕴含着教会的伟大

星期六, 25 五月 2024

梵蒂冈城(信仰通讯社)—即使在我们这个时代,“殉道中也蕴含着教会的伟大”、在那些因耶稣而被杀害的人的见证中蕴含着教会的伟大。这是今天五月二十五日星期六上午,教宗方济各在宗座大楼接见宗座传教善会二O二四年度全体大会与会代表时发表的讲话中反复强调的。目前,各国宗座传教善会主任正在罗马郊外的萨科罗法诺举行年度大会。
教宗继续强调,时至今日,教会的使命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朝圣之旅仍以殉道经历为标志。罗马主教邀请大家“为刚果北基伍省的天主教会团体最近所做出的殉道见证感谢天主”。他们被割断了喉咙,“只因为他们是基督徒,不想改信伊斯兰教”。教宗还提到了在利比亚海滩被屠杀的埃及基督徒们,“那些被割喉的科普特基督徒跪地上口中念念有词‘耶稣、耶稣、耶稣’”。
向世界各国宗座传教善会主任讲话中,教宗围绕第二天五月二十六日的天主圣三瞻礼,重申教会所肩负的传教工作不是自发的行动主义,而是汲取源于天主自身奥迹的泉源、源于“神圣的使命”,即在至圣三位一体的圣三奥迹中“为拯救人类而献身、奉献和消耗的”。
教宗表示,“揭示每一项真正使徒工作的三位一体源泉的特征是共融、创造性和坚韧”。这三个关键词,“对于永远处于传教状态的教会而言是现实的。对于我们的传教工作更是如此,现在,我们蒙召进行革新以提供更加明确和有效的服务”。
默想三位一体的奥迹时,教宗就三个关键词中的第一个指出,“我们看到,天主是人的共融、是爱的奥迹。天主带着爱来寻找我们、拯救我们,这种爱植根于天主的三位一体性,也是奠定在在世间朝圣教会的传教性基础上的”。因此,基督信仰的使命“不是传播某种抽象的真理或某种宗教信念,更不是改变他人的宗教信仰”。
至于改信他教,教宗方济各在书面讲话之余“即兴”增加了一段,讲述他在世界青年日期间遇到一位女士的轶事。这位女士是“一个天主教极端右翼组织”的激进分子。教宗讲道,“她带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对我说,‘教宗,我想告诉您,我让这两个人皈依了信仰!我皈依了他们’!我看着注视着她的眼睛对她说,‘谁又让你皈依呢’?这个皈依的使命,有一些宗教团体带着皈依的目录……”。
教宗方济各继续指出,“共融的召叫意味着一种同道偕行的风格:即一起向前、互相倾听、一起对话、一起讨论,但始终是在团体中”。“这扩大了我们的胸怀,使我们产生一种更加普遍性的视角,这恰恰符合宗座信仰传播善会创立之初所强调的——‘我们不应特别支持这个或那个使命,而应支持世界上的所有使命’”。
教宗为世界各国宗座传教善会主任们指出的第二个关键词“创造力”,也并不是“为了忙碌而狂热地发明创造,而是源于植根于天主的创造性工作,天主使万物焕然一新”。为此,使徒工作中的创造性“与天主在基督内和圣神内所拥有并赐予我们的自由相关联。也就是说,‘上主的灵在哪里,哪里就有自由’”。教宗方济各坚持强调,“福传工作的创造性来自天主的爱。赋予我们自由的是圣神。让我们读一读《宗徒大事录》前几章,那里有创造力、那里有圣神”。罗马主教表示,“每一项传教活动都具有创造性,因为基督的爱德是其起源、形式和目的。因此,它以取之不尽的想象力,创造出不断向我们的兄弟姐妹,特别是最贫穷的兄弟姐妹们传播福音、为他们服务的新方法”。
谈到宗座传教善会的活动,教宗强调“这种爱德的表现形式,也是传统上的为传教事业募集资金的普世性团结互助基金。为此,我们必须推广这些活动,让人们明白,我和每一位基督徒所给予的帮助使教会得以发展、使人们得到救赎。因此,不仅要个人参与其中,而且团体和机构都要参与,本着对上主恩宠的感恩之心,希望支持教会更多的传教活动”。
“坚韧”是教宗要求宗座传教善会全体大会共同反思的第三个关键词。在使徒工作中,坚韧也来自天主之爱和三位一体的奥迹。这是一种忠诚,体现了“神圣的使命”。为此,教宗方济各回顾了他在二O二四年世界传教节文告中阐述的,“教会将继续超越一切疆域、一次又一次地走出去,在各种困难和障碍面前不厌倦、不气馁,忠实地履行从上主那里领受的使命”。
在谈到福音的坚韧时,教宗再次即兴提到了伴随教会历程的殉道,以及抱定忍耐的态度来看待和拥抱弟兄姐妹的弱点和跌倒。教宗指出,“请让我们忍耐,让我们牵着他们的手,陪伴他们。请不要因为这些失误而感到羞愧。每个人都必须说‘这也可能发生在我身上’:要非常有爱德、煞费苦心地等待。上主的心打动我的一点就是耐心:祂知道如何等待、祂知道如何等待。让我们多看看积极的方面,在反思天主工程所带来的喜悦中,我们也将能够耐心地面对问题,从而不至于成为无所作为和轻言放弃的囚徒。坚韧不拔,在主内前行!对于那些跌倒的弟兄姐妹,请记住,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允许俯视一个人,只有一次:那就是帮助他或她站起来的时候。对滑倒的弟兄姊妹,一定要有这种姿态”。
(GV)(Agenzia Fides 26/05/2024)


分享: